看懂这三个关键词,就能看明白阿里巴巴的架构调整
2018-11-26 23:41:50
  • 0
  • 0
  • 0

看懂这三个关键词,就能看明白阿里巴巴的架构调整

刚刚过去不久的天猫双11,阿里交出了单日2135亿元的成交记录,而月初阿里巴巴的最新一季财报,阿里营收增速则创下连续5个季度领跑全球互联网公司的好成绩,但就在这样一片欣欣向荣的时刻,阿里却马上开启了新一轮架构调整。

这大概就是它常说的“晴天里修屋顶”。11月26日,阿里巴巴CEO张勇发出一封全员公开信,宣布阿里最新一次组织升级,“人才、组织、未来”则成为这次架构调整背后的三个核心关键词,阿里再一次向外界展示了自我变革的决心。

阿里公布“未来战略”

20世纪初,亨利·福特建立汽车生产线,让员工各司其职,这被认为是组织架构的雏形。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分工逐渐清晰后,也逐渐衍生出金字塔、事业部、矩阵、扁平等各种组织架构。组织和人是一个公司的本质。组织架构的调整,往往与企业家本人,乃至公司发展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

看懂这三个关键词,就能看明白阿里巴巴的架构调整

对于阿里来说,这次的组织架构调整同样清晰地勾勒出对未来的思考。张勇在公开信中这样写道,“要打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赋能商家,实现在数字经济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我们就要面向未来,不断升级我们的组织设计和组织能力。”

决心已定。具体来看,阿里云事业群此次被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虽然表面上只是增加了“智能”两字,但背后却是战略层面和面向未来的大提升。张勇对此表示,阿里云智能业务群的未来将会更加强调中台战略过程中构建的智能化能力,其机器智能的计算平台、算法能力、数据库、基础技术架构平台、调度平台等核心能力,将全面和阿里云相结合。技术和商业的深度融合,将牢牢成为这家公司的底色。

在此次调整中,几乎伴随着双11成长起来的天猫则被升级成为“大天猫”,原先居于天猫事业群之下的天猫超市与天猫进出口业务得以升格,成为单独事业群,最终呈现为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位一体的状态,而这无疑为实现“全球品牌数字化转型”、“天猫超市、天下超市”、“全球买、全球卖”的雄心壮志打下坚实的战略基础。

同时成立的还有“新零售技术事业群”,新零售技术事业群将整合B2B、淘宝、天猫等的技术力量,为全面实现新零售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而这也是继两年前阿里提出新零售战略后的最新动作,表现了阿里在新零售坚定向前的决心。除了阿里云智能和新零售技术事业群两大重要调整,阿里对菜鸟网络、阿里妈妈、阿里大文娱板块和人工智能实验室也分别做了面向未来的调整。

人才是所有战略的核心

看懂这三个关键词,就能看明白阿里巴巴的架构调整

十年前,马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何保证马云离开公司以后,阿里巴巴依然健康发展?”,他的答案是,“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体系”。

如今看来他离这个目标越来越接近。今年9月10日,马云在宣布“传承计划”的公开信里说,“我们不断研究和完善我们的制度和人才文化体系,单纯靠人或制度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制度和人、文化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公司健康持久发展。”一语道破,阿里持续增长的最大秘诀正是人才战略。

制度、人和文化的完美融合,这对于很多公司都是愿景,但切实发生在阿里身上。在中国,再没有哪一家互联网公司,像阿里巴巴这样,实现从B2B到C2C,再到B2C、企业服务等不同类型的持续业务迭代,并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始终没有掉队,还成长为一个每一天都在扩展边界的阿里巴巴经济体。这背后其实有强烈的价值观和组织体系的牢固支撑。

在组织管理上,张勇曾多次提到组织结构运营方式的升级。他认为,未来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变化,一定是从组织结构根本上进行自我改革和升级。重构自己,带来业务的重构和市场的重构,向组织升级要执行力,以组织升级为战略变革的先导,可以说是张勇的组织哲学。

看懂这三个关键词,就能看明白阿里巴巴的架构调整

制度、人、文化三足鼎立,背后则是阿里强大的人才战略和组织战略,而在历次架构调整中,阿里还格外显示了对年轻人的深度重用,就像本次新成立的新零售技术事业群,就启用了80后吴泽明(范禹)出任事业群总裁。作为2004年加入阿里、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技术骨干,吴泽明被大胆启用为事业群总裁,无疑显示了阿里核心决策层对高管团队“新鲜血液”的期待和信任。陈丽娟(浅雪)也是此次被推上前台的另一个80后高管。

与其他互联网公司显著不同,阿里的“年轻人”已经早已是在公司内部深度历练过的“老人”,而非标签化的“80后、90后”,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瞬息万变的世界的敏感、好奇和融入。

马云曾在内部员工信《这是年轻人的时代!》中这样表示,“未来是最难把握的,因为它变化,它无常。把握未来的最佳方法不是留住昨天或争取保持今天,而是开创未来。我们永远相信年轻人会比我们更能开创未来,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未来。投资年轻人群体就是投资自己的未来”。

从拥抱变化到创造变化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告诫企业,需要在每隔6~12个月就打开企业的天窗,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这句话听上去容易,但实践而难,特别对于平台型和巨型公司。中国所有互联网公司,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组织架构和业务调整,但其中调整最频繁的非阿里莫属。

过去几年,阿里进行了广泛布局,从一个电商公司逐渐成长为覆盖零售、支付、物流、云计算、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的数字经济体,更形成了独特的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张勇将阿里从PC时代带入移动时代,未来也将带入万物互联的时代,他改变了阿里,也改变着市场对新零售、新经济乃至如今商业操作系统的认知。

我们回顾过去几年阿里每一次的组织升级,实质都是与阿里整体战略升级相应的自我变革,尤其是阿里近3年至今的3次大的架构调整,阿里求变的主动性越来越强,而每次组织升级,带来的往往是业务的爆炸式增长,以及更为重要的商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全面变革。

2015年12月,阿里创造性地设立了中台事业群,让组织结构从“树状”变为更灵动的“大中台、小前台”的“网状”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避免了不同业务对应不同基础能力的重复建设,也为持续创新提供基础。2016年底,阿里提出了“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战略,次年,在“五新”战略开始之年,阿里再次进行全面的组织结构升级,拥抱新时代的变化。

看懂这三个关键词,就能看明白阿里巴巴的架构调整

这两年新零售更是风起云涌,张勇主导投资了苏宁、银泰,打造出被世界认知的新零售标杆盒马,入股高鑫零售,收购饿了么,和星巴克等一系列国际品牌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使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成为2017年以来的全球商业关键词和重要趋势,而本次主动的组织架构调整无疑也是对原有战略的延续和深化。

阿里的核心是商业业务,“五新”布局总体上是围绕加强商业核心以及进一步升级新零售战略,在这背后则是制造、零售、金融和物流等一盘大棋。以“新零售”为开端,下一步的“新制造”将成为阿里巴巴“五新战略”的引擎,而从“新零售”进入“新制造”,阿里巴巴需要开拓其基础技术的搭建和研发能力。

我们细看阿里的这次架构调整,其实可以被分成两条线,一条线是业务层面的新零售,另一条线则是技术层面的智能化,正如张勇在公开信中写道,“要打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赋能商家,实现‘在数字经济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我们就要面向未来,不断升级我们的组织设计和组织能力。”

这次核心架构调整,正是在践行这一使命,全面拥抱技术推进业务创新,从消费者互动、营销、销售、供应链、物流到云计算,阿里巴巴数字商业操作系统都将能够帮助品牌和商家运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创造出基于数字时代的新生态。

可以预见,在零售业和更广泛的全球商业迎来激烈变革的当下,持续的组织升级将会成为阿里的常态,而在组织持续升级的背后,数字经济时代普惠全球商业的阿里商业操作系统正在形成,它将彻底推动实体经济全面进入数字经济的未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