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借《挑战不可能》收割赞誉, 海尔的挑战之旅才刚刚开始
2018-02-16 11:32:59
  • 0
  • 0
  • 0

除夕夜,央视金牌节目《挑战不可能》年度挑战王宣告诞生,最强科技助力海尔也再次实力炫技,在当晚的“心灵捕手”挑战中,同时装下100种食材的海尔全空间保鲜冰箱,一度引起了在场嘉宾与观众的赞叹惊呼。

再次借《挑战不可能》收割赞誉, <wbr>海尔的挑战之旅才刚刚开始

实际上,正如这台节目的名字那样——挑战不可能,在海尔层出不穷的创新科技家电产品背后,正是其33年发展历程中不断挑战自我实力积淀的冰山一角,海尔不仅是中国制造业的领军者,同样堪称中国制造业的“年度挑战王”。

现象级合作背后,中国创新脊梁的自我挑战

说起来,海尔如今已经是第二次入选中国品牌计划了,而这次与《挑战不可能》的深度合作却不一般。

其一,《挑战不可能》栏目之中大国重器频频亮相,天宫二号、国际护卫队都成为挑战者,这意味着栏目从娱乐栏目本身已脱胎为一档体现大国强音与国家形象的央视平台。想登上这一平台,非实力雄厚的国家代表而不可。

其二,所谓深度合作,就是将产品与节目深度融合,完成一个不可能的挑战。何为不可能?在消费普惠且家电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恐怕难有产品挑战可以称之为不可能。而产品成功挑战的同时还要充当科技助演,这让难度再升一级。正是这样的难度背景,体现了海尔的“挑战不可能”。

从国家代表身份来讲,从1998年海尔开启国际化战略以来,海尔代表中国品牌一次次完成巧妙转身,以出口创牌的独特模式首先建立了被全球公认的名牌,随后强势收割市场,截止目前已经连续第九个年头位列全球大家电第一,更在海尔洗衣机、冰箱、冷柜和酒柜四大类产品上连续第十年、第九年、第七次、第八次斩获该领域桂冠。海尔张瑞敏曾说过,要改变中国在全球制造中的地位,需要一系列民族企业、民族品牌组成的舰队,而海尔正成为这支舰队的领航者。

再次借《挑战不可能》收割赞誉, <wbr>海尔的挑战之旅才刚刚开始

胜者自有其道,而海尔取胜之处的“挑战”在于,海尔并非像其他国有品牌依赖低价倾销来出口产品,而是通过“创新因素”的持续加持。这种极致创新,甚至改变了很多家电的传统认识。这也是海尔得以实现节目内容不可能挑战的内在原因。

譬如,除夕海尔展现的全空间保鲜,破解了伴随冰箱而生的空间不足和保鲜不均的问题;再如此前1月7日海尔上演的凌空洗衣机跷跷板平衡挑战更呈现了海尔的跳出盒子的颠覆式创新思路,弃用业界通用的皮带式电机而开创性性地采用直驱电机。也正是这样的颠覆式创新才造就这一段“不可能”的现象级内涵合作。

再次借《挑战不可能》收割赞誉, <wbr>海尔的挑战之旅才刚刚开始

可以说,海尔从用户差异化需求出发进行的极致科技创新变革,不仅仅改变了中国制造的形象,九次蝉联全球家电第一的荣耀成绩单更标志着海尔俨然成为了中国“智”造的创新脊梁。

引领世界制造,海尔以全球生态布局协同发力

全球化,曾是新飞的痛,正是由于对它的惧怕与迟于应对,新飞在一系列连锁反应下轰然倒下。而全球化,却是海尔在自我挑战、自我颠覆中主动担起的一道战略。

2000年,海尔实现销售破亿,第二年我国正式加入WTO,而海尔全球化战略没有分秒迟疑,随即开始。而如今,海尔已经成为了欧睿的霸榜者,连续第九年拿下全球大家电第一,并在冰箱、洗衣机、冷柜、酒柜等产业,也分别拿下全球第一。海尔正在全球市场俘获消费者的认可,而这背后是海尔全球研发、全球制造、全球营销的协同化交互网络,因需而变,有目标无边界是其根本之道。

例如,海尔如今依然遍布全球的研发资源,即全球研发“10+N”体系,其中的10是指海尔在美国、德国、新西兰、日本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研发网络,而“N”则是指在这一研发网络关联下,无边界、动态的外部研发资源。这使得海尔的研发网络成为资源量庞大的响应平台,可以迅速根据市场响应研发迭代不同品类的产品。

在“10+N”体系下,海尔还解决了一众出海征战的企业都感到棘手的海外业务本土化难题,在不同地区市场,根据当地具体市场情况,实现因地取需、因需而变的本土制造。例如在印度市场,海尔发现大多数印度人都是素食主义者,在古吉拉特邦甚至达到95%,即便是非素食的印度人,80%食品也来自素食食材。而印度冰箱却都是冷冻在上层,这就导致印度用户常常需要弯腰去拿位于冰箱下半部分的素食品。

正是这一细腻到极致的细节发现,海尔在印度市场进行本土化创新,为之打造的“不弯腰冰箱”以71%的行业份额成为印度市场的爆款,并且在2015年获得了印度冰箱类产品“年度产品奖”。

再次借《挑战不可能》收割赞誉, <wbr>海尔的挑战之旅才刚刚开始

另一方面,如果说“10+N”是海尔研发层面的全球生态,那么产品层面的全球生态布局则是海尔六大品牌矩阵,即海尔、卡萨帝、美国 GEAppliances、新西兰 Fisher & Paykel 和日本 AQUA六大品牌。

这六大全球知名家电品牌不仅在技术研发、市场地位上形成高低错落、互相弥补的战略布局,同时更是区域化发力的支点,每个品牌也都在全球业务上有着亮眼的表现。比如,海尔与新西兰Fisher & Paykel在新西兰市场份额占比达到42%,稳居行业第一,日本AQUA则以75%的市场份额位居商用社区洗市场第一。

其实,无论是全球研发10+N,还是海外业务的本土化,亦或是六大品牌矩阵差异化策略,都是海尔全球生态开放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究其根本,则是“人单合一”模式的全球复制,追求科技极致创新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充分建立在不同用户群体的不同需求之上,这样的商业模式得以致胜,更成为了海尔建立开放式无边界生态的基础。

智者洞见未来,海尔先于世界做了这三件事

海尔在世界舞台上的亮眼数据与良好口碑,侧面说明了在民族品牌带领下,我国制造业已完成了初次转身。但想完全改变全球制造业中我国的地位,从参与者到引领者,还需要一道足以重构生产消费逻辑的新思路。

实际上,就在十九大上会议上,“科技”、“创新”分别被提到10余次、50余次之多,更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到了国家级战略上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制造业的全面革新已经站在了政策导向的风口之上。

值得欣喜的是,这道难解的时代议题,正在海尔的三步走上获得了一个破解之道。

1、企业的转身,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早在2001年,海尔就已经走上了家电领域的巅峰,但并未因此停步,创新性地提出“人单合一”理论——即每个员工都应直接面对用户,创造用户价值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以此为基础,海尔彻底打破了传统企业中以高效率的流水线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模式,让每个差异化需求都在海尔内部得到快速响应,为小微提供孵化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也让企业与物联网时代的用户差异化需求达成了高度匹配。

2、消费的颠覆,全套智慧家庭落地

从“紧缺”到“用上”,从“用上”到“好用”,海尔虽然一直伴随着消费者生活的升级,但可以说这依旧在于一条立足于基础需求的深耕上。而节目上的极致化探索开始,则透露了海尔将“好用”化作“神奇”的过程,这实际上体现了海尔以供给侧改革突破了消费者的想象带来的神奇效果。而这一转变在海尔的全套智慧家庭落地后,击中了未来消费生活的痛点,牵动了未来。

再次借《挑战不可能》收割赞誉, <wbr>海尔的挑战之旅才刚刚开始

海尔的全套智慧生活解决方案之中,直面目前智慧生活落地的三座大山“难互通、不主动、未成套”,打破家电孤岛,更以家电网器构建了一个全场景下多入口的主动响应网络。比如,冰箱可以主动联动体脂称监测健康情况,基于健康数据主动推荐菜,更联动烤箱实现烹饪预设这一系列主动行为,可以说是理想生活的落地样板。

3、生产的重塑,COSMOPlat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消费科技的精进一直没有缺场过,正是它缔造了一个个时代企业,而可以称之为工业革命推动者的企业则少之又少,因为这个需要的是对于生产力的打破重塑。正因如此,工业4.0成为全球思考的议题,德国、美国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模式,都希望成为这个改变世界制造业历史轨迹的主场。可海尔却以一个出其不意的更优解决方案让世界为之一震,这个就是海尔的COSMOPlat。

再次借《挑战不可能》收割赞誉, <wbr>海尔的挑战之旅才刚刚开始

通过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引入到生产制造的全价值流程之中,它形成了包括协同创新、众创众包、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设备远程诊断维护、物流服务资源的分布式调度等全流程的应用解决方案,让大规模的消费化定制成为可能。

COSMOPlat作为代表中国制造2025示范样板,在2017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获得德国政府工业4.0战略指导委员会、德国工业4.0平台等权威机构及企业代表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是全球工业的未来。

一面是“大规模”,一面是“个性化定制”,这两个看似南辕北辙的生产方式在COSMOPlat中得以合而为一,这是史无前例的。

不难看出,海尔所做的这三件事,分别转换了企业、消费、生产三大商业要素,构建了破局物联网的全局解题之道。这种远见、能力,非一般企业所能有。也唯有海尔这样标杆企业,才敢于自我挑战,自我颠覆,达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挑战不可能”,最终成为全球制造业中,代表中国力量的有力一极。

总的来说,看到未来,并勇于挑战这是海尔不断挑战不可能的根源,创业33年来,海尔无数次用挑战精神,把不可能的需求,通过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变成现实。也正因如此,海尔的挑战之旅才刚刚开始,2018年、下一个十年、下一个百年,海尔将带来更多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