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的谷歌信息流,为什么一直在不断抄袭百度?
2018-09-26 10:28:56
  • 0
  • 0
  • 0

姗姗来迟的谷歌信息流,为什么一直在不断抄袭百度?

一场旧金山的发布会,也让$谷歌(GOOG.US)$信息流终于正式揭开了神秘面纱。

在这次新发布后,Google的信息流,接下来就会进入原搜索框下的空白地带,并且也不叫「Google Feed」了,改名「Google Discover」——Google发现,除此之外,Google还推出了类似于Facebook、Snapchat和Skype的故事(Story)功能,也即我们熟知的短视频。

不出意外,下周开始Google移动搜索框下方将会出现熟悉的信息流,但相比两年前就已推出类似产品的百度信息流,Google这次尝试显得姗姗来迟。在信息流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百度成为了Google最好的老师。

Google变革背后,既是探索,也有焦虑

从近两年的发展状况来看,Google正不断攀上新的高峰,但$Facebook(FB.US)$却正在成为Google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Facebook是社交网站领域的主导者,Google是搜索领域的巨无霸。双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但都希望引领互联网世界的潮流;在人工智能、AR/VR等新技术领域两巨头同样是寸土必争。

两者的收入都来自广告业务,并且合力占据数字广告市场大约65%的市场份额,共同贡献该市场90%的增长。如今Facebook的广告收入增速更是连续多个季度超过Google,这很显然已经给数字广告领域领头羊的Google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Facebook收入之所以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信息流广告的发力。

姗姗来迟的谷歌信息流,为什么一直在不断抄袭百度?

对于Google来说,Q2财报数据还显示,其总流量获取成本(TAC)同比增长26%至64.20亿美元,这意味着网站为了获取流量而付给引流者的付费在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多吸引用户的方法。信息流产品自带流量属性,具有很强的用户粘性,天然就和人工智能有着极为紧密的结合,而这也让信息的精准推荐成为可能。

过去传统的搜索和内容分发都是人在找信息,如今却大多演变成信息找人。信息流产品千人千面,精准的满足了个性化的资讯需求,这使得用户使用时长远超其他资讯类产品。而随着使用时长的大幅度提升,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广告变现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Google进行搜索内容生态变革即是对信息流这一趋势的应对,也是源于自身业绩增长的焦虑。

为什么百度会成为Google的「老师」?

其实Google去年7月就在搜索框下发加入了信息流,但真正让Google下定决心大多阔斧的进军信息流业务,$百度(BIDU.US)$的成功经验不容忽视,要知道,在过去两个季度,百度无论是营收还净利润数据都已经跑赢了Google的同比增速,而百度之所以在增速上能够实现弯道超车,信息流业务可谓居功至伟。

仅以Q2数据来看,百度2018年第二季度总营收2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净利润64亿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同比增长45%。Google母公司Alphabet第二季度总营收为326.6亿美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为31.95亿美元,若不计入欧盟的一笔罚款,则第二季度净利润为82.66亿美元,同比增长32%。

作为百度重要的核心业务,信息流和搜索一直被视作是百度在信息分发上的「双引擎」。自2016年Q3季度正式上线以来,百度信息流仅用一年时间,日活跃用户就成功破亿。作为百度的核心竞争力和支柱业务,搜索+信息流的双引擎策略让百度的基本盘不仅没有缩减,反而在信息流业务上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2018年3月,百度App日活跃用户达1.37亿,同比增长18%,每日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长超30%,同时熊掌号已覆盖30%的搜索结果。

同时在短视频上,百度也在持续发力。2017年11月上线的好看视频,到今年8月8日宣布用户规模突破1亿。9月5日,百度领投百度视频近1亿美元(约为6.84亿元)B轮融资,将加速布局PGC短视频内容。此外,百度还推出了全民小视频和nani小视频。而早在5月22日,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表示,「全面拥抱视频时代」。

百度在信息流和短视频上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搜索是用户有目的性的主动获取信息,而信息流的个性化推荐模式则是用户在无明确目的性时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后者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时间碎片化、信息呈现小屏化等诸多特征。

百度的成功,也Google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在搜索业务逐步进入瓶颈时,搜索框和信息流的结合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发力信息流,Google还应该向百度学习什么?

Google做信息流势必要拿来和百度进行比较,虽然两大搜索引擎巨头的信息流产品看上去比较像,但其背后的内核却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自2016年底起,百度便开始发力信息流业务,2017年春节期间,李彦宏在百度内部演讲中强调,「百度从本质上来讲,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在做内容的分发」,与百度内部对信息流的重视程度相对应的则是百度重点推进的手机百度、搜索页Feed流、百家号、好看视频、手机浏览器等项目。这一系列的产品矩阵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百度原有核心业务搜索的一种延伸。

姗姗来迟的谷歌信息流,为什么一直在不断抄袭百度?

相比来说,Google直到2017年7月在姗姗来迟的在搜索应用中加入信息流功能,如今Google发力短视频,每条新闻以卡片形式呈现,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不断照搬百度套路。在信息流业务上,百度的布局不仅值得Google学习,对内容生态的建设更是需要Google借鉴的方向。

如果我们把信息流看做一条流量长河,上游的水源最重要。对内容生态的布局,本质上就是信息流的顶层设计,它解决了流量「活水」的问题。只有创作者越来越多、优质内容越来越多,池子才会变大。要知道Facebook为何给Google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正是因为Facebook上拥有大量优质的内容生产者,而Google的内容却更多是通过爬虫抓取,这使得Facebook拥有远比Google更高的用户粘性,这样的差异性在百度和Google身上同样能看到。

换句话来说,百度建立的是一种内容生态,而Google只是单纯的在进行内容分发,差异可想而知。百度其实很早就有了用户UGC的基因,而这种优势如今更是在在移动端被放大,百家号也逐渐成为一个帮助优质内容创作者产生收益的最大风口。事实上,百度信息流之所以能在一年时间实现高速成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内容生产端的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内容分发平台百家号和熊掌号,百度吸引了海量的内容创作者,这些内容创作者又成为百度内容生态的积极建设者。

在中国,虽然我们早已习惯了把微博称为中国的Twitter,将百度视为中国的Google,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愈发意识到,他们与欧美的那些企业并不相同,中国科技公司普遍更具备超强的竞争力与生命力,而中国在诸多方面也已经超过美国。百度对信息流理解全面超越Google,或许只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赶超美国同行的一个缩影。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